最後更新日期:2025年09月24日
作者摩根豪瑟,同時運用了淺顯易懂的文字,與大量的數據,闡述了大家想問的一個問題:「什麼樣的態度,可以致富?」本書沒有什麼炒股或投資秘訣,但他教導讀者如何正確看待金錢的意義與理財行為,整本書,以一個吸引人的小故事開始:一名警衛,生活平淡又低調,但在他去世時,總遺產有800萬美元。
目錄
警衛以及加油站員工如何成為慈善家與富翁?
故事是這樣的….羅納、瑞德,出生在美國佛蒙特州鄉下,是全家第一位高中畢業生,他在加油站修車長達25年,也在某百貨公司打掃17年。他在38歲那年花了一萬兩千美元買了一間兩房的屋子,在那裡度過剩下的人生。五十歲那年,他的老婆過世,終身沒有再娶,主要嗜好是砍柴。
2014年,瑞德去世,享年92歲,這年他成為國際新聞頭條人物,這位前任警衛,在遺囑中把200萬美元留給幾個繼子,其餘超過600萬美元全數捐給當地圖書館與醫院,大家都不明白,他的錢是哪來的?
後來大家才弄清楚,其中沒什麼秘密,他只是省車檢用,把錢投資在績優股上,然後耐心等待幾十年,就這樣他將微薄的存款滾到超過800萬美元,並且成為了慈善家。簡單而言,就是提高儲蓄率、以及長期投資。
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觀點是,財富的定義與我們的想像有很大的落差。我們習慣性地認為,開名車、住豪宅、穿名牌的人就是有錢人。然而,豪瑟一針見血地指出,這些行為只是「炫耀你花出去的錢」,而不是「證明你擁有的財富」。真正的財富是那些沒被看見的資產:你存下的錢、你的投資、你未來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。
自由是什麼?
最有價值的財富,就是有能力每天一早醒來時說:「今天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。」人人都想要變得更富有,保讓自己更快樂,金錢最大的實質價值,就是賦予你掌控時間的能力
你有一小筆財富,代表你生病可請幾天假;如果你財富更多一點,代表你被裁員,也可以有時間等待更好的工作上門;如果你有六個月的緊急備用金,意味你可以不怕老闆;如果你有更多的財富,意味你可選擇工時彈性的職務、並且在你想要的時間退休,這就是財富帶來的自由。
運氣與風險:別把偶然當必然
書中另一個深刻的洞見是關於運氣與風險的二元性。豪瑟認為,我們往往過度地歸因於成功人士的「聰明才智」,而忽略了他們背後巨大的「運氣成分」。同時,我們也習慣性地將自己的失敗歸咎於「倒霉」,卻忽略了自己做出的「不當決策」。
他用微軟創辦人**比爾.蓋茲(Bill Gates)**的故事為例。蓋茲的成功,固然有賴於他的遠見和努力,但豪瑟指出,他的運氣也佔了很大一部分。例如,他剛好就讀於一所擁有電腦終端機的高中,而當時全美國只有極少數的學校有這個設備。如果沒有這個偶然的機會,微軟的創立可能會被推遲,甚至根本不會發生。
這個觀點並非要否定努力,而是要我們以更謙卑的態度看待成功與失敗。當我們過度放大成功背後的「必然性」,我們就會傾向於相信自己也能複製他們的成功路徑,從而承擔不必要的風險。反之,當我們承認運氣與風險的存在,我們就能更理性地面對市場的波動,並為自己的決策預留犯錯的空間。懂得「適可而止」和「留有餘地」,才是長期生存的關鍵。
複利的魔力與耐心的價值
《致富心態》沒有大篇幅地討論複利的數學公式,而是用一種更感性的方式來詮釋它的力量。豪瑟用巴菲特(Warren Buffett)的故事為例,指出巴菲特財富的驚人成長,並非來自於他驚人的年化報酬率(實際上他的年化報酬率並非市場上最高),而是來自於他從年輕時就開始投資,並且堅持了數十年。巴菲特財富的99%都是在他50歲之後才累積的。
這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道理:財富的積累不是一場短跑,而是一場馬拉松。複利的力量是需要時間來發酵的。我們往往高估了短期內能達成的成就,而低估了長期能累積的成果。在投資的道路上,耐心的價值遠大於頻繁的操作。頻繁的交易不僅會增加成本,還會打亂複利的效果。豪瑟強調,你不需要成為一個天才,只要你能堅持足夠長的時間。
財富的最終目的:自由與幸福
豪瑟在書中不斷地提醒讀者:金錢本身不是目的,它只是實現目的的工具。而金錢能帶給我們最珍貴的東西,不是物質的享受,而是掌控自己時間的自由。當你擁有足夠的財富,你就不需要為了生存而被迫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,你可以選擇何時工作、與誰工作、做什麼樣的工作。這種**「掌控感」**是幸福感最主要的來源之一。
書中用一個故事完美地詮釋了這個觀點:作者曾遇到一位年薪數十萬美元的基金經理人,他辭去了工作,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。當作者問他為什麼時,他回答:「我再也不需要為了支付帳單而坐在這裡,做我不想做的事了。」
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了「有錢」的真正意義。它不是為了炫耀,不是為了與人攀比,而是為了獲得一種內心的平靜與自主。當你不再為錢焦慮,你才能真正專注於生命中更重要的事情:家人、朋友、健康和個人成長。
全書重點匯總
- 當事情運作順利時,請盡力找出謙卑之道,當事情出錯了,請盡力找出原諒/同情之道。因為世事總不如表象一樣好與壞。
- 少一點自我,多一點財富。存錢是自我與收入間的差距,而財富則是看不到的資產,所以,今天壓抑購物的衝動,以便在未來擁有更多東西或選項,財富便應運而生。
- 使用可以幫助你一夜好眠的方式理財,這一點與存下你應該設定賺到最高的報酬率,或是存下一定以例的收入大不相同。理財前問自己「這樣做能讓你一夜好眠嗎?」
- 如果你想成為更出色的投資人,你唯一可以做到最有效果的事情就是增加你的投資時間,時間是投資裡最強大的力量,會讓小錢日益茁壯,並讓中間的錯誤消弭於無形。
- 就算很多事情出錯也沒關係,就算一半時間做錯,仍然可以發財,因為極小部分的事情會產出極大部分結果。
- 用錢來拿回時間的掌控權,因為無法掌控自己的時間會嚴重影響幸福感。
- 變得更良善,而且少點誇耀,沒有人會像你那麼在意你的財產,你可能想用名車、名錶來得到別人的尊重與羨慕,但其實,仁慈與謙卑會得到更多。
- 存錢,存錢就對了。
- 確認成功的成本,並準備為此付費。
- 請鄭重預留犯錯空間,未來很長,中間波折很多,你要留在賽局中,才能獲得數倍的錢。
- 避免做出會有極端結果的財務決策,每個人的目標與慾望都會隨時間改變,你過去做的決定越極端,隨著事情演變你會更後毀。
- 你應該要喜歡風險,因為隨著時間經過,它會帶來回報。
- 確認你正在玩的遊戲,而且確保自己的行動不會被玩另一種遊戲的玩家影響。
- 尊重混亂,每個人在財務領域看法都不同,沒有正確單一的答案,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答案。
作者給出的投資理財建議?
全書,作者幾乎都在講致富觀念與心態,只有短短幾行字寫到他的投資方式,那就是持有低成本的ETF,他並不反對主動選股,但他認為,很少人的表現能長期超過大盤,包含他自己。
因此,作者的理財方法為:定期定額投入低成本的指數基金,如果持續在低成本的指數基金投資幾十年,讓資金複利成長,就有很高的機率可以實現全家的財務目標,這套觀點先決條件是要有不亂花錢的生活方式。
作者淨資產只有一間房、一個支票帳戶、一些先鋒指數基金(美股的ETF)、興趣是散步、閱讀、聽PODCAST這幾樣不太需要花錢的活動。
追蹤大盤的指數型基金ETF,美國有SPY、VOO(追蹤S&P500)、VTI(追蹤全美國)、VT(追蹤全世界);台灣有0050、006208(追蹤台灣五十指數)
延伸閱讀:如何開戶買股票?
延伸閱讀:彼得林區選股戰略心得
延伸閱讀: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心得
延伸閱讀:阿甘投資法心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