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更新日期:2025年09月24日
這本書的作者約翰柏格(John C .bogle 於2019.1.16辭世)是先鋒共同基金集團創辦人兼董事長,1974年創立至今,先鋒集團已經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兩家共同基金之一,管理總資產約7420億美元。
全書核心是要跟讀者分享,成功的投資講求的是常識,投資的常識就是按照低廉成本,擁有全部的公開上市股票。如此一來你幾乎能保證,得到這些事業創造的成長報酬。而執行這項策略最好的辦法,實際上很單純,就是:買進投資整體市場股票組合的基金(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),並且永久持有。如果要再說得更白話,就是買進美股VOO、SPY這類的ETF,並且只進不出。
目錄
回歸常識:投資的根本之道
在當今這個充滿投資資訊、誘惑和焦慮的時代,市場上充斥著各種高收益、短線操作、內線消息的說法,許多人因此而迷失方向。然而,柏格在書中一再強調,投資的本質其實非常簡單,就是「認清真相」。他指出,絕大多數的投資人,甚至包括專業經理人,都無法持續性地擊敗市場。這是因為:
市場的「零和遊戲」:柏格認為,在扣除成本前,所有投資人組成的整體,其報酬率就是市場的報酬率。這是一個零和遊戲,一個人賺錢,就有人賠錢。
成本的侵蝕:在零和遊戲的基礎上,再加上交易手續費、基金管理費等各種成本,投資人整體所能獲得的淨報酬,必然會低於市場的總報酬。這些成本看似微不足道,但經由複利效應,長期下來會對投資組合造成巨大的侵蝕。他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:「投資報酬就像是你的晚餐,而成本就是你的服務生,他會把你的晚餐吃掉一大半。」
柏格用大量的數據和圖表來證明這個簡單卻被大多數人忽略的道理。他指出,許多主動式管理基金經理人號稱能擊敗市場,但實際上在扣除高昂的管理費後,長期績效往往不如指數型基金。他的論點非常有力且難以辯駁:如果你無法預測誰會是未來的贏家,那麼最聰明的做法就是買下整個市場。
指數化投資:擁抱市場平均報酬
基於「成本侵蝕淨報酬」的深刻洞見,柏格提出了他的核心解決方案:指數型基金(Index Fund)。指數型基金的理念極其簡單:買下整個市場。例如,追蹤標普500指數的基金,就是買下美國500家市值最大的公司,其報酬率會盡可能地貼近標普500指數的表現。
指數型基金的優勢顯而易見:
低成本:因為基金經理人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個股,買進賣出的頻率也低,因此管理費極低,交易成本也大幅降低。
廣泛分散:指數型基金能自動分散風險,避免單一公司倒閉帶來的巨大衝擊。這與「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」的古老智慧不謀而合。
長期穩定:指數型基金的報酬來自於整個市場的成長,而不是來自於選股的成功。只要經濟持續成長,長期下來就能獲得穩定的正報酬。
柏格認為,**長期下來,真正能創造巨大財富的,並不是選股能力,而是時間、複利和紀律。**他鼓勵投資人拋棄投機心態,將注意力從「尋找下一支飆股」轉移到「長期持有,並享受市場帶來的長期成長」上。他甚至將投資的成功,歸結為:「持有時間越長,你投資的成功機會就越高。」
資產配置與投資心理學
除了指數化投資的核心思想,柏格也在書中探討了其他重要的投資常識。他認為,投資人的成功與否,除了策略之外,心理和行為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。
資產配置的重要性:柏格認為,投資組合的報酬有90%以上來自於資產配置,而不是選股。他建議投資人根據自己的年齡、風險承受能力,將資金配置在股票、債券等不同資產上。例如,他建議股票佔比可以等於「100減去年齡」或「110減去年齡」,這個簡單的經驗法則雖然不盡然適用於所有人,但提供了很好的啟發。
投資心理與紀律:書中特別強調投資紀律的重要性。市場的漲跌會牽動著人的情緒,許多人往往在市場高漲時買進,在市場低迷時恐慌賣出,最終買在高點、賣在低點。柏格稱這種行為為「人性的弱點」。他認為,投資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市場,而是自己。而指數型基金的低買進、低賣出頻率,正好能幫助投資人克服這種人性的弱點,讓他們能更專注於長期目標,而不是短期的市場波動。
柏格還用了一個寓意深遠的故事:「高爾夫球的悲劇」。許多高爾夫球手為了打出「完美的一桿」而過度用力,反而打歪了球。他以此來比喻投資人:許多人為了追求高於平均的報酬,過度操作、承擔過度風險,反而錯失了原本可以獲得的平均報酬。
詳細的股債配置比例?
約翰柏格在書中也提到了股債的資產配置,一般情況下,你如果可以忍受最大50%左右的績效回檔,並且投資期間很長(如30年以上),你可以直接買入標普500的ETF即可,完全100%持有股票,但如果你的風險承受度沒那麼高,你可以這樣做:
- 年輕人:股債比為80/20
- 壯年人:股債比為70/30
- 臨屆退休族:股債比60/40
- 已退休年長者:股債比50/50
文中並沒有寫到要用什麼標的,如果要選擇,美股ETF而言:
- 股票部份標普500可以用VOO、SPY,全美國可以用VTI,全球可以用VT
- 債券部份可以用BND、TLT
約翰柏格給投資人的投資建議
- 必須儘早開始從事投資,而且定期儲蓄
- 有投資就有風險。然而,我們也知道如果不做投資,財務上就註定失敗。
- 報酬來源來自股票與債券市場,此處就是智慧的開端。
- 挑選個別證券存在風險,挑選基金經理人與投資風格也存在風險,但如果採用傳統指數型基金提供的總體分散投資,就可以完全泯除這些風險。最後,只須面對市場風險。
- 成本會造成影響,而且長期成本將造成至關重大的影響,同時我們也知道必須儘可能的降低成本。
- 稅金會造成影響,必須將其儘量壓低。
- 不論是擊敗市場還是試圖拿捏時效,都無法適用於一般投資人而且毫無矛盾發生。能適用少數人者,未必適用所有人。
- 我們永遠都不確定明天的世界看起來將如何,我們更不清楚10年後的世界會如何演變。然而,經由精明的資產配置,以及合理的投資決擇,我們對於未來的顛簸旅途將有所準備,應該可以安然渡過難關。
- 我們的任務依舊是:賺取企業未來所能夠提供之報酬的合理份額。
結論
《約翰柏格投資常識》不僅僅是一本投資書,它更像是一本人生哲學的書。柏格在書中反覆強調的,不是複雜的數學公式或技術分析,而是最樸實的道理:誠實面對自己的能力,承認自己的極限,擁抱市場的平均報酬,用時間和紀律來複利你的財富。
這本書給了我許多深刻的啟發:
投資的終極目標是「生活」,而不是「財富的累積」:柏格認為,投資應該是為了更好地生活,而不是為了成為「市場贏家」。過度沉迷於短期波動,會讓人生變得充滿焦慮。
謙遜是最好的投資品格:柏格不斷地提醒我們,市場是不可預測的。承認自己的無知,並以謙遜的態度對待投資,才能避免犯下大錯。
簡單即是美:柏格的投資哲學充滿了「大道至簡」的智慧。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最有效的策略往往是最簡單的。
如果你是一位剛踏入投資世界的新手,這本書能為你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,讓你少走許多彎路。如果你是一位資深投資者,這本書也能幫助你重新檢視自己的投資策略,提醒你回歸本源。約翰柏格的《投資常識》,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、並貫徹於投資生涯中的經典。他傳達的訊息是如此清晰且充滿智慧:**別再和市場搏鬥,加入它,並享受它的成長。**這不僅僅是投資的常識,更是人生的常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