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更新日期:2025年09月26日
![[債券教學02]債券投資損益的計算?常見債券價格為多少? 債券教學2損益計算](https://richkpi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12/20221202104216_67.jpg)
目錄
一、債券損益的兩大組成要素與門檻
1. 總損益的結構:利息與價差
無論是持有到期還是提前賣出,債券投資的總損益都由兩個核心部分組成:
- 利息收入 (Coupon Income):發行方定期(通常是半年或一年)支付的固定利息。這是可預期、最穩定的收入來源。
- 資本利得或資本損失 (Capital Gain/Loss):買入價格與賣出價格(或到期時的票面價格)之間的差額。這是影響債券總報酬率的變動因素。
債券投資的總損益=總利息收入+資本利得(或−資本損失)
2. 債券投資的最低門檻
相比股票,單一海外債券的資金門檻較高。一般來說,最小交易單位通常為 1萬美元 (USD 10,000),部分高面額債券甚至可能要求更高的投資額。這也是專業機構和高淨值人士偏好直接購買單一債券的原因。
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,若不想一次投入高額資金,債券ETF是更好的選擇。然而,若要追求單一優質債券的穩定鎖定報酬,就必須準備足夠的資金並透過券商洽詢。
二、 債券價格的基礎:票面價值與市場報價
在市場上,債券價格通常以票面價值(Par Value)的百分比來表示。
1. 票面價值:基準點「100」
債券的票面價值通常設定為 100%。市場報價是以此為基準:
- 平價 (Par Value): 價格等於 100。此時買入價格與到期時償還的本金相等。
- 折價 (Discount): 價格低於 100(例如 98、95)。表示投資人可以低於票面價值的價格買入。
- 溢價 (Premium): 價格高於 100(例如 102、105)。表示投資人需支付高於票面價值的價格買入。
2. 價格與市場利率的關係:蹺蹺板原理
債券價格之所以會變動,主要是因為其票面利率與當前的市場利率(即相同風險等級債券的殖利率)不同,這就是著名的價格與殖利率的反向關係:
- 市場利率上升 → 舊債券價格折價(< 100):因為舊債的票面利率低於市場新發債券,必須降價出售以拉高其報酬率,才能與市場競爭。
- 市場利率下降 → 舊債券價格溢價(> 100):因為舊債的票面利率高於市場新發債券,投資人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來鎖定這個較高的利息。
三、 核心指標解析:三種債券殖利率
要精確衡量債券的報酬,必須區分三個收益率概念。在所有指標中,到期殖利率 (YTM) 才是真正衡量債券總報酬的關鍵。
指標 | 簡稱 | 定義 | 意義 |
票面殖利率 | Coupon Rate | 發行時固定的年利率。 | 決定利息收入的絕對金額,與市場無關。 |
當期殖利率 | Current Yield | 每年利息收入佔當前市場價格的比率。 | 衡量當前利息收入的相對水準,不計入資本損益。 |
到期殖利率 | YTM | 買入並持有到期所能獲得的年化複利報酬率。 | 衡量債券投資的真實總回報,是投資決策的依據。 |
匯出到試算表
當期殖利率=債券當前市場價格每年利息金額
【YTM的數學意義】
YTM 複雜之處在於它是一個折現率(Discount Rate)。在數學上,YTM 是使未來所有現金流(所有利息和最終本金)的折現值總和,剛好等於債券當前市場價格的那個利率。因此,它被視為「用複利回推的方式算出」的真正年化報酬率。
四、 債券損益的兩種情境與實戰範例
債券損益的計算必須根據「是否持有到期」來區分。
情境一:將債券持有到期 (Held to Maturity)
這是最簡單也最穩定的情況。無論中途價格如何波動,最終都會拿回**票面價值(100%)**的本金。總損益計算只與買入價格有關。
1. 折價買入(市場最常見的機會)
當前市場(2023-2024年)由於高利率環境,許多高品質債券多以折價交易。
- 範例情境: 10年期債券,票面利率 3.5%,票面價值 $100,買入價 $90。
- 十年總利息收入: 3.5×10=35 元。
- 資本利得(價差): 到期拿回 $100 – 買入 90=10 元。
- 總獲利: 35+10=45 元。
- YTM 關係: YTM 會高於票面利率 (3.5%)。投資人同時賺取了穩定的利息和確定的價差。
2. 溢價買入(鎖定高票息的代價)
- 範例情境: 5年期債券,票面利率 6%(高於當前市場),票面價值 $100,買入價 $105。
- 五年總利息收入: 6×5=30 元。
- 資本損失(價差): 到期拿回 $100 – 買入 105=−5 元。
- 總獲利: 30+(−5)=25 元。
- YTM 關係: YTM 會低於票面利率 (6%)。總報酬被溢價買入造成的資本損失所抵銷。
情境二:提早賣出債券 (Sold Before Maturity)
提早賣出時,市場價格的波動成為決定損益的關鍵。
- 總損益 = 已收到的利息 + (賣出價格 – 買入價格)
- 範例情境: $90 買入,持有 1 年,領取 $3.5 利息後,以 $95 賣出。
- 總獲利: 3.5+(95−90)=8.5 元。
- 年化報酬率:8.5/90≈9.44%。此報酬率與 YTM 無關,完全取決於持有的資本利得(價差)和期間利息。
五、 影響債券損益的進階因素
債券的損益計算,最終必須回到其背後的風險因子。兩個主要風險會決定債券的市場價格,進而影響你的資本利得/損失:
1. 利率風險與長短天期
利率風險是影響債券價格波動的主要因素。衡量這種敏感度的指標是存續期間(Duration):
- 長存續期間債券(長天期債): 對利率變動極度敏感。如果利率下降(降息週期),長債價格會大幅上漲,帶來巨大的資本利得。反之,若利率上升,則會導致巨大資本損失。
- 短存續期間債券(短天期債): 對利率變動不敏感,其損益主要來自於穩定的利息收入,價格波動相對溫和。
投資人可以利用對利率走勢的判斷,選擇不同存續期間的債券,以最大化資本利得,或最小化資本損失。
2. 信用風險與利差
信用風險指發行方違約的可能性。市場會要求風險越高的債券,提供更高的收益率,這個額外的收益率就是信用利差 (Credit Spread)。
- 公司財務惡化(信評降級):信用利差擴大,債券價格下跌,造成資本損失。
- 公司財務改善(信評升級):信用利差收窄,債券價格上漲,帶來資本利得。
因此,即使是持有到期的債券,在持有期間內,信用利差的變動也會影響其價格。如果你被迫在信評被降級後提前賣出,仍可能面臨實質虧損。
實際上,常見的債券價格是多少?
債券大於或小於買回價100元沒有一定,以目前而言,許多債券的價格都小於買回價,通常債券價格小於買回價對投資人是相對有利的,因為買進的成本低,但買回價不變、票息也不變,換句話說就是可以賺取價差、同時也可以賺取孳息,以許多優質債券在4%以上來看,這會比台灣人喜歡的還本型儲蓄險,殖利率約莫2%左右還要更吸引人。(而且還可以讓投資人提早賣出)
以下舉例列出一些精選的高評等債券 (價格都會變動,最新價格請洽詢營業員),要看一檔債券的預期損益,重點請抓出票息、價格、到期殖利率:
- 票息:每年的配息
- 價格:發行價100元,可以看到目前價格多數小於發行價
- 到期殖利率:票息+價差,用複利回推方式算出 (若用單利計算會更高)
![[債券教學02]債券投資損益的計算?常見債券價格為多少? [債券教學02]債券投資損益的計算?常見債券價格為多少?](https://richkpi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12/20250926133613_0_be7b9b.png)
![[債券教學02]債券投資損益的計算?常見債券價格為多少? [債券教學02]債券投資損益的計算?常見債券價格為多少?](https://richkpi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9/20230926125437_74.png)
延伸閱讀:如何買債券?
延伸閱讀:債券是什麼?